唐妆浓[太平公主×上官婉儿]_这辈子太值了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   这辈子太值了 (第3/3页)

周的对立面上。武曌即刻手书《暴来俊臣罪状制》,一一列举此人罪行,“宜加赤族之诛,以雪苍生之愤”,把这条走狗撇得远远的。而女皇陛下诛杀来俊臣,大快人心,此举是替□□道,为民请命。
  不久后的一天,武曌问侍臣道:“从前谋反案接连发生,国有常法,许多人朕不得不杀。朕也曾有疑惑,派人复查案件,都说谋反属实。周、来二人死后,却没再听说谁要谋反,是不是从前也有冤枉的事啊?”
  这是装傻充愣来了,臣子都低下头,没有一个说话的。
  最后夏官侍郎姚崇[r6] 开了口:“落在周、来二人手里的犯人,都是屈打成招。派官员前去复查,他们自身难保,当然不敢翻案。幸好陛下英明,处死了这些人,我以全家几百口人的性命担保,以后内外的大臣,不会再有人谋反了。”
  武曌赶紧顺着台阶下去:“姚侍郎说的对,当时宰相只顾顺着我说话,不敢直言进谏,险些让我成了滥杀之主。还是姚侍郎的话深得我心。”随后赏姚崇丝绢百匹。[r7]
  女皇亲口承认酷吏政治不妥,算是让这个万众期待的句号,更圆满了些。
  这一年的十月,幽州刺史狄仁杰回朝,复任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。这是他第二次拜相。虽然经历了些波折,一切终究回到正轨。
  她们的小事一件件办妥,接下来只需要静观其变。这些天里,没有朝会的日子,公主总是天不亮就乘车马入宫,在婉儿居所门口候着,陪她走去政务殿。婉儿起初有些不适应,再者公主上次任性状告来俊臣,的确让她有些生气,没怎么好好说话。日子久了,也就习惯了,说笑打闹也有,高谈阔论也有。
  清晨的日色很淡,朦朦胧胧的,若是冬日,连道路都看不清。她有时不经意想到,自己总是在皇帝出现在政务殿之前,早早到那里整理奏疏,那太平究竟得多早起来,才能日复一日在门前等她。有时她想叫公主别来等她,又怕说不好伤了那颗热烈的心。再者,她自己也舍不得,整日忙忙碌碌焦头烂额,从居所到政务殿的工夫,太平陪在身边,就是她一天中最悠然的时光。
  “这几日常常见到张昌宗。太平,没想到你喜欢这种年纪又轻,长得粉团一般的男子。”她含笑望向身边人。
  “哪有,我才不喜欢呢。”说到这样的话,太平总要拉她衣袖,“我啊,只喜欢比我大一岁,侧颜美得不像人间所有,清冷瘦高的那种。还有,一定要笔底生花,写得漂亮文章,诗词文理兼美。最重要的是,她得志向远大,心怀天下。张昌宗哪里配得上这些呢。”
  甜言蜜语太多,就会显得油滑虚假。婉儿心里却明白,这人做的,比她说的还要多。
  有时这段路上,趁着洛阳还未醒来,风平浪静的时候,她们也会说些正事。太平告诉她,此时不能结交宰相大员,她只广交白身与小官,其中确有些人才。譬如门荫入仕,为人却难得忠直善良的萧至忠,又譬如文采斐然,二十岁就中了进士的崔湜。若有合适的时机,这些人都可多多提点。
  “真成‘你主外,我主内’了。”婉儿笑道。
  那时候起,这段路忽而变得短了,每每一转眼便到政务殿门前。她们一起走进去,书案挪动出声,纸卷哗啦地响,不知不觉阳光便明亮起来。
  [r1]伯乐在《相马经》:的卢,马白额入口至齿者,名曰榆雁,一名的卢。奴乘客死,主乘弃市,凶马也。
  的卢是有名的白马,不要忘了,有一天她要骑白马披红衣去接她的月儿。
  [r2]唐代张三,半本刑法(狗头)。
  [r3]出自《资治通鉴》。
  [r4]出自《孟子˙离娄下》。
  [r5]仇家争啖俊臣之肉,斯须而尽,抉眼剥面,披腹出心,腾蹋成泥。出自《资治通鉴》。
  [r6]此时还叫姚元崇。此人经历多次改名,为不太晦涩,就不一一表述了,均作姚崇。作为著名的开元贤相,他是武则天发掘提拔的。
  [r7]这段记载我几乎照搬了《资治通鉴》,应该不会被人说抄袭吧哈哈哈哈(孩怕)。不过我武皇好傲娇啊,承认个错误还这么扭扭捏捏,也可爱了叭~
  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  历史线走久了,下章来点微甜吧~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