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分卷(52) (第3/3页)
先惊讶地张大嘴巴,又伤心地怒了努嘴,那好吧。 岗儿爬起来,套了靴子蹬蹬蹬去抱了块酥油回来。 家在盛京的萧愈太可怜了,让我来给他煮一碗奶酥茶吧! 过完年,岗儿就见到庆隆帝了。 庆隆帝的寿宴比过年还要热闹,还更盛大。皇亲国戚、文武百官、还有外国使节纷纷赴宴,宴席上摆满了山珍海味。岗儿是一介布衣,在宫门口站着脚都冻僵了,才来了个小太监唤他进宫。 皇宫内戒备森严,哪儿都有皇城侍卫队站岗或者巡视,小太监叫岗儿低头,不许四处看,于是岗儿就全程盯着太监的脚后跟。 在这儿候着,乱跑是要掉脑袋的。太监吊着嗓子吩咐完就进殿了。 岗儿在外面吹着寒风听里面热闹的祝词声,等外国使节的寿礼都送上去了,才听一个老人家用温和有力量的声音说:今年江南传来喜报,茶马贸易欣欣向荣,朕深感欣慰,听爱卿说,这趟回京还带了个精于茶艺的小孩儿? 王江纬连忙站起身来,回陛下,是有这样一个孩子,他兄长是跑万里茶道的商人,去年起开始负责江南银叶与乌兰友好贸易,家里还开了一间茶楼,这孩子十一岁起就会制茶砖,研制的奶酥茶更是畅销江州。这孩子与人交谈常常说些感恩陛下的话,甚至专门研制了团茶贺陛下大寿。 被子民爱戴,是个皇帝都喜欢。 庆隆帝龙心甚悦,呼唤女婿,哦?萧保文何在? 秉陛下,臣在。萧愈的附马爹连忙站起来。 朕记得,你去年下过江南,你可有听说? 萧保文:回禀陛下,臣去年三月下江州,于同年六月返京。驻留江州期间,正是江南春茶采摘售卖的月份,确实感受到了茶叶市场的繁荣,臣曾与茶农攀谈过,他们俱都感恩陛下下令控制茶叶价格不可低于茶马司定价 萧保文说了一大堆好话,最后才道:在江州,小愈时常去一座茶楼,回京之后仍然对那奶酥茶念念不忘,赞不绝口,可惜臣公务繁忙,没能尝尝。 朕这驸马,过于老实。庆隆帝笑着摇了摇头,对文武百官调侃了女婿一句,但是亲近的意思不言而喻,又指着坐在萧保文身后的外孙萧愈。 愈儿,来,让朕好好看看你。 萧愈连忙绕到殿中跪下磕头,愈儿给皇祖父请安。 殿外的岗儿低着头,脚趾头在靴子里翘起来,他听见萧愈的声音了。可是好冷啊,皇帝每点一个大臣,大臣就要一顿好言好语夸奖皇帝,他在宫外站了一个时辰,在殿外还要站一个时辰 萧愈知道外面风雪刺骨,也担心好友岗儿的身子骨,所以庆隆帝问他江南行有什么趣事,他连忙回答:愈儿去了江南一趟,在江州看见了百姓安居乐业,江州有乔家盛茶楼,让喝茶吃糕的生活普及于市井,文人雅士常聚于茶楼观茶戏,切磋对诗。愈儿亲眼所见,更觉生活幸福,同时也下定决心,在工学认真学习,争取让百姓过上更加安全和便利的生活。 他没说和岗儿的关系,天子都不喜欢结党之人,岗儿是王江纬带来盛京的,他就别在皇祖父跟前掺一脚了。 庆隆帝喜欢小孩子,大臣女婿的话都不如他外孙的话有用,这才吩咐太监总管让朕瞧瞧那个江南的孩子。 小布衣岗儿这才终于进了殿,小家伙不知道什么叫怕,更何况他的好朋友萧愈也坐在殿前一角。 草民盛岗,叩见陛下。 庆隆帝见殿中跪着的孩童十分瘦弱,头上两个可爱的小鬏鬏也表明了还是个总角小儿,心中的慈善之情更甚。他让岗儿先起来,然后就迫不及待要看看王爱卿口中所言精湛的茶艺。 岗儿就着太监们搬到面前的桌案,开始点茶,小家伙比打坐的和尚还要稳,动作也是熟练又流畅,最后在众人惊叹地目光中,在茶碗上点了一个寿字。 太监总管亲自去端到皇帝面前,皇帝笑声爽朗,赏! 听说你十一岁之时还研制了奶酥茶?为何会将奶和茶结合起来?团茶,皇帝喝的多了去了,老人家好奇这个没听说过的奶酥茶。 岗儿大大方方回视庆隆帝,小孩儿眼中清纯没有一丝杂质,太监总管见陛下并不介意,又念着盛岗一介草民,不懂礼数也是正常,便没有开口喝止。 我小时候肺不好,佛说醍醐灌顶,醍醐可治肺痿咳唾,于是我小哥就弄了羊牛奶研制醍醐,后来我病好了,醍醐也就变成奶酥了 庆隆帝大为感动,骨肉兄弟,心手相连,有你们兄弟之情谊,方才有了这奶酥茶,此物含情,朕想尝尝。